美国道琼斯股票指数上周下跌18%。周五当天,道琼斯股票指数上下波动近1,000
点,称创美国股市有史以来的记录。
股票投资的经典原则,买低卖高,说来容易做来难。有句话说,撑死胆儿大的,吓
死胆儿小的。问题在于知道什么时候“该”胆儿大,什么时候“得”胆儿小。当前
的股市大跌,是一生难遇的发财机会,还是深不可测的黑洞,颇有建树的美国专业
基金管理人的见解也许可供借鉴。
纽约时报,Those With Sense of History May Find It’s Time to Invest,By
ALEX BERENSON, October 12, 2008
对投资者来说,最危险的的四个字是:这次不同。
在1999年,没有盈利或销售额的技术公司被估价值数十亿美元。但是投资者告诉自
己,这一次不同。网络股不能错过,无论什么价格。
他们错了。在2000年和2001年科技股暴跌,抹去上万亿美元的财富。
现在,投资者再次说服自己,这次不同,信用危机将把全球经济带入自大萧条以来
最严重的衰退。当前的恐惧远胜过十年前的贪婪。
但是,处于恐慌的投资者忽略了60年的历史。自大萧条以来,当信贷市场运转不畅
或经济面临困境时,政府已经变得更为积极的干预。这些干预一般都取得了成功。
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经济衰退,尽管也都不那么舒服,但已远不象大萧条那样
痛苦。
现在,一些资深投资者,包括G. Kenneth Heebner,一个在华尔街拥有最好的长期
业绩记录的共同基金经理说, 抛售-sell-off 太过头了,如果经济衰退不是象投资
者担心的那么严重的话,股市有望强力反弹。
“事实上,有许多巨大的讨价还价机会。”管理着约100亿美元共同基金的Heebner
先生说。事实上,从许多方面来衡量,股票是过去25年来最便宜的。
他指出,Chesapeake Energy,一家他的CGM Focus共同基金拥有的天然气生产商,
今年7月的交易为63美元,上周五,它下跌至11.99美元。
他说,能够承担风险和做长线投资的投资者应考虑遵循虑巴菲特-Warren E. Buffett。
巴菲特在过去的三个星期中已向高盛公司和通用电气公司投入80亿美元。
Heebner先生预计世界经济下一年会缩水。但他表示,上周的市场暴跌已不再被理性
分析所驱动。股市的下跌可能是由于恐慌,以及为了满足放款者保证金而被迫出售
的对冲基金所为联合导致的。
Heebner先生的共同基金也未能逃避今年的股市屠杀。CGM Focus 基金在2008年下跌
了约42%,但他迄今的长期业绩令人印象深刻。在十年里,截至 2007年12月31日,CGM
Focus 基金一年增长26%,其中包括再投资红利,使它介于业绩最好的相互
共同基金。
Heebner先生不是唯一的乐观者。
“我认为在今后几年里-我不会说个月-我们将认为这是一个巨大的价值买进-value-buying的
好机会,”摩根大通总经理,西北大学财务教授David P. Stowell说。“从现在起
过两三年,这将似乎是很聪明的。”
即使在上月令人惊叹的暴跌前,从历史的标准来看,基于收益和现金流动的基础,
股票不是很高价的。现在,经过9月初30%以上的下跌,那些坚实的盈利企业的股票,
像诺基亚,埃克森美孚和波音,交易价格是年度每股利润的9倍或更少。许多较小的
公司,甚至更便宜。一些股票的交易价格是盈利的5倍或更低。
这些比率是历史新低。总的来说,普尔500种股票指数交易约为2009年预期利润的13倍,
这是几十年来的最低点。与此相反,在2000年初的技术泡沫高峰时,普尔指数的股
票交易是盈利的30多倍,历史的最高水平。与此同时, 10年期国库债券支付大约6%的
利息,相比之下,今天的利息低于4%。
投资者逃离股市,而转向政府债券,得到保险的银行存款和其他低风险的投资,因
为他们深感世界范围经济危机的恐惧,胡佛研究所的经济历史学家和资深研究员Stephen
Haber说。但他认为,恐惧可能使人走得太远了。
“如果有好的和明智的政策,政府采取有效的行动,这未必会象大萧条时期一样。大
萧条是出现在人们头脑中的印象。”Haber先生说。 政府的行动通常不会立即生效,
世界各地的银行危机往往需要多种干预措施,他说。
尽管如此,乐观者在华尔街是少数。 大多数投资者似乎认为信贷危机将对股票和整
个经济活动造成重大损害。
“我们从来没有见过在这种持续的时间中持续地避免冒风险的考虑。”美国花旗集
团首席经济学家Steven Wieting说。“这已经打破了我们见到过的界限。”经济活
动似乎已在9月份大幅放缓,Wieting先生说。
上周的恐慌对财务公司以及高杠杆(leveraged)交易公司造成最大的损失。但是,那
些通常被认为对经济衰退有免疫力的公司,象消费必需品制造商的股票 也下10~30%。
例如,Newell Rubbermaid从10月1日的$17.34 下跌到上周五的$12.82 ,10天下跌
26%。 Newell Rubbermaid的股价现在是1990年以来的最低水平,仅8倍于其明年预
期收益。
然而,Newell Rubbermaid,其品牌包括Calphalon ,是有利可图的,并免受信用危
机的危害。德意志银行跟踪家庭产品公司的William G. Schmitz Jr.说。“资产负债
表没有任何风险。”该公司还支付6%的股息。
Newell Rubbermaid今年7月预报,2008年它将获利1.40美元到1.60美元/每股,除外
重组费用。股票分析师预测, 2009年的获利将会在1.53美元左右。虽然经济增长放
缓可能意味着人们将减少购买Newell Rubbermaid的产品,但最近的油价暴跌,将会
降低其成本, Schmitz先生说。
“股票的反应,会让你认为他们是要破产的企业。”他说。
有50多年投资经验的专业投资者Martin J. Whitman说,只要全球经济可以避免彻底
的衰退,股票是惊人的便宜。Whitman先生负责管理60亿美元的Third Avenue Value基
金,在9月30日截止的15年中,每年增长10.2% ,几乎优于普尔500标准指数2个百分
点。该基金今年下跌了46%。
“这是一个一生的机会,” Whitman先生说。 “最重要的证券在被白送了。”
置顶推荐
特别提示
2008年10月12日星期日
重大危机爆发时持有股票是一种错误选择
今年以来,我对中国股市的走势基本上持全面的看空态度。之所以这样看待中国股市,主要是基于三个方面的原因:其一,中国经济这一轮的高速成长在去年6月达到峰值后,就开始逐渐回落,今年以来出现了经济滑坡、通货膨胀的严峻局面。再加上国际经济寒流滚滚,即使没有大小非问题,国际经济与国内经济的基本面也不支持中国股市再走牛市,所谓的“黄金十年”是不懂中国经济现实的典型表现,我从来就对这种观点极不认同。其二,中国股市最重大、最现实也最深刻的内在矛盾是大小非,大小非彻底逆转了中国股市的供求关系,彻底摧毁了中国股市的估值体系,彻底紊乱了中国股市的发展预期,如果不解决大小非问题,那么即使中国经济的基本面与世界经济的基本面出现好转,中国股市也不会转为牛市。其三,中国股市的现实状况是:中国经济的基本面与世界经济的基本面出现了全面的恶化趋势,经济基本面的恶化与股市内在矛盾的爆发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相互拖累,股市的内在矛盾在危机中存在着客观的放大机制,在这种情况下,中国股市就必然出现一轮难以想象的长期大熊市。
在中国股市跌至1800点以后,股市出现了两个巨大的变量:一是中国政府开始救市,二是美国的金融危机全面爆发,国际股市出现崩盘走势。在这种情况下,一些人还在对股市走势全面看多,甚至预言已经看到了新一轮牛市的来临,真是荒唐至极。在中国股市,我既不是一个绝对的看多者,也不是一个纯粹的看空者,我只是一个趋势的分析者和把握者,我会根据国内外经济情况和股市内在矛盾的变化,而对股市的制度创新、市场创新和观念创新提出我的观点和主张,并在此基础上对股市走势进行分析。也正因为如此,在这轮牛市启动前,我最早看到了牛市;在整个市场还都在憧憬8000点甚至10000点时,我最先预测了熊市并且对市场发出了持续警示。就中国股市的目前状况来说,我认为市场仍然处于下跌的中继过程中,熊市进程还远没有结束的迹象。
首先,全世界正在爆发有史以来最深重的金融危机,这场危机的深刻性、严重性和广泛性都前所未有,其对全世界金融体系的破坏甚至摧毁程度都很难估量。在这样重大的危机面前,永远是风险大于机会,机会与风险处于完全不对称状态。目前暴露出来的问题很可能都只是冰山一角,救市措施也很可能是杯水车薪。在这样的危局下,投资者最好的投资选择就是回避,持有股票,每天都可能面临巨大的变局,每天都可能会承受股市暴跌的风险。如果说,“十一”黄金周的最惨痛教训是应该持股不过节的话,那么最近几天国际股市的崩盘所引发的中国股市的暴跌给人们的最重要启示就是持股不能过夜。国际金融危机正在向经济危机转化,实体经济很可能在劫难逃,国际经济最困难的时期还远没有到来,必须做好应付最困难局面的充分准备。国际金融发展史的经验反复提示人们,财富增长的最重要途径不仅在于抓住机会,而且还在于回避风险。在国际经济基本面如此恶化的前提下,作为经济全球化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国和中国股市不可能独善其身,即使出现全面的政策调整那也不可能立竿见影,特别是在中国股市的大小非问题已经看不到解决希望的情况下就更是如此。
其次,现有的救市措施具有明显的不可持续性。必须看到,救市的本质是防大跌而不是促大涨,不能一出现反弹就以为是无限风光。央企增持无疑宣告了中国股市全流通的彻底失败,不透明的操作方式将更进一步强化中国股市的政策市特征进而更进一步紊乱市场预期,使得市场从制度期待更多地转向政策期待和政治期待,市场走势也将更加难以把握。还必须看到,除非发生收购行为,否则从来也不可能有哪个公司无限增持一家上市公司的股票,尤其是在中国企业的资金严重匮乏的情况下就更是如此。截至今天中午,中石油在香港股市的早盘收盘价是6.53元,在A股的股价是11.71元,如果把汇率因素也考虑进去,那么A股价格高于H股价格将近5.89元,而中国石油集团舍低取高地去大规模增持A股的股票,无疑是一种不符合市场逻辑的匪夷所思之举。如果仅仅是依从于行政命令,那除非是行政部门拿钱,否则将很难维持增持行为。目前,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中国石化的A股与H都存在明显的倒挂现象,中国石化的价格倒挂比率甚至达到了54.95%,在这种情况下,指望央企的大股东大规模甚至无限量地增持A股,显然并不现实。在绕开大小非问题寻求救市举措的情况下,不但不可能迎来股市反转,甚至反弹也不可能有较大力度。这一点,投资者必须有清醒的和足够的认识。
在我看来,如果大小非问题不能找到有效的解决途径,如果国际金融危机不能够得到有效化解,那么中国股市就仍然处于危险之中。还必须看到,股市本身所具有的超敏感性使得它往往会对危机做出过度反应,这也会放大危机的破坏程度和治理难度。因此,在重大的危机面前,投资者的最好选择就是回避——无论是金融危机、经济危机、政治危机还是社会危机都是如此。在危机的前景还没有明朗时就贸然进入,那就是去接正在掉下来的匕首,或者说是刀口舔血。这一轮的金融危机,其复杂性与深刻性都大大超过以往,危机的化解还看不到明显的或明确的前景。根据我们的测算,美国股市的这一轮暴跌很可能会到7000点左右,如果是这样,那么在存在着H股传导机制的情况下,A股在经历了短期调整以后,就很可能会继续步入跌势,大规模破发、大规模破净、大规模破元的走势就很可能到来。
在中国股市跌至1800点以后,股市出现了两个巨大的变量:一是中国政府开始救市,二是美国的金融危机全面爆发,国际股市出现崩盘走势。在这种情况下,一些人还在对股市走势全面看多,甚至预言已经看到了新一轮牛市的来临,真是荒唐至极。在中国股市,我既不是一个绝对的看多者,也不是一个纯粹的看空者,我只是一个趋势的分析者和把握者,我会根据国内外经济情况和股市内在矛盾的变化,而对股市的制度创新、市场创新和观念创新提出我的观点和主张,并在此基础上对股市走势进行分析。也正因为如此,在这轮牛市启动前,我最早看到了牛市;在整个市场还都在憧憬8000点甚至10000点时,我最先预测了熊市并且对市场发出了持续警示。就中国股市的目前状况来说,我认为市场仍然处于下跌的中继过程中,熊市进程还远没有结束的迹象。
首先,全世界正在爆发有史以来最深重的金融危机,这场危机的深刻性、严重性和广泛性都前所未有,其对全世界金融体系的破坏甚至摧毁程度都很难估量。在这样重大的危机面前,永远是风险大于机会,机会与风险处于完全不对称状态。目前暴露出来的问题很可能都只是冰山一角,救市措施也很可能是杯水车薪。在这样的危局下,投资者最好的投资选择就是回避,持有股票,每天都可能面临巨大的变局,每天都可能会承受股市暴跌的风险。如果说,“十一”黄金周的最惨痛教训是应该持股不过节的话,那么最近几天国际股市的崩盘所引发的中国股市的暴跌给人们的最重要启示就是持股不能过夜。国际金融危机正在向经济危机转化,实体经济很可能在劫难逃,国际经济最困难的时期还远没有到来,必须做好应付最困难局面的充分准备。国际金融发展史的经验反复提示人们,财富增长的最重要途径不仅在于抓住机会,而且还在于回避风险。在国际经济基本面如此恶化的前提下,作为经济全球化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国和中国股市不可能独善其身,即使出现全面的政策调整那也不可能立竿见影,特别是在中国股市的大小非问题已经看不到解决希望的情况下就更是如此。
其次,现有的救市措施具有明显的不可持续性。必须看到,救市的本质是防大跌而不是促大涨,不能一出现反弹就以为是无限风光。央企增持无疑宣告了中国股市全流通的彻底失败,不透明的操作方式将更进一步强化中国股市的政策市特征进而更进一步紊乱市场预期,使得市场从制度期待更多地转向政策期待和政治期待,市场走势也将更加难以把握。还必须看到,除非发生收购行为,否则从来也不可能有哪个公司无限增持一家上市公司的股票,尤其是在中国企业的资金严重匮乏的情况下就更是如此。截至今天中午,中石油在香港股市的早盘收盘价是6.53元,在A股的股价是11.71元,如果把汇率因素也考虑进去,那么A股价格高于H股价格将近5.89元,而中国石油集团舍低取高地去大规模增持A股的股票,无疑是一种不符合市场逻辑的匪夷所思之举。如果仅仅是依从于行政命令,那除非是行政部门拿钱,否则将很难维持增持行为。目前,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中国石化的A股与H都存在明显的倒挂现象,中国石化的价格倒挂比率甚至达到了54.95%,在这种情况下,指望央企的大股东大规模甚至无限量地增持A股,显然并不现实。在绕开大小非问题寻求救市举措的情况下,不但不可能迎来股市反转,甚至反弹也不可能有较大力度。这一点,投资者必须有清醒的和足够的认识。
在我看来,如果大小非问题不能找到有效的解决途径,如果国际金融危机不能够得到有效化解,那么中国股市就仍然处于危险之中。还必须看到,股市本身所具有的超敏感性使得它往往会对危机做出过度反应,这也会放大危机的破坏程度和治理难度。因此,在重大的危机面前,投资者的最好选择就是回避——无论是金融危机、经济危机、政治危机还是社会危机都是如此。在危机的前景还没有明朗时就贸然进入,那就是去接正在掉下来的匕首,或者说是刀口舔血。这一轮的金融危机,其复杂性与深刻性都大大超过以往,危机的化解还看不到明显的或明确的前景。根据我们的测算,美国股市的这一轮暴跌很可能会到7000点左右,如果是这样,那么在存在着H股传导机制的情况下,A股在经历了短期调整以后,就很可能会继续步入跌势,大规模破发、大规模破净、大规模破元的走势就很可能到来。
中国依然将是全球金融海啸中的安全港
虽然困难重重,但中国依然将是全球金融海啸中的安全港
央行在短短的一月中,再次降低准备金率及存贷款利率了。中国政府已经把“一防(通胀)一保(经济稳定增长)”坚决改为全力以赴防止经济冷却、下滑,全力保住中国经济能在8~9%以上的增长了。
一、世界在美国金融海啸的冲击下,天动山摇
在美国次贷危机,两层危机,“雷曼兄弟”破产,多家投行被控股,7000亿美元救援方案被否决,8000多亿美元救援方案通过,股市连续大幅下跌的金融海啸冲击下,世界各大股市,金融市场同时出现巨大震荡,真是地动山摇,惊心动魄,各国领导纷纷发表讲话将保证证居民储蓄安全。包括美联储,欧洲央行和英格兰银行在内的六大央行宣布联合降息。
这是1929大萧条以来,美国最大的经济衰退,这是2001年“9·11”以来,西方发达国家再一次协调一致的降息。
中国人民银行理所当然在参加到了降息,必须全力调头挽救经济。
二、中国也有严重困难,必须全力调头挽救经济
笔者早在1~2个月前就警告过,防止经济从偏热突变冷。
中国必须从2007年10月的“三防”的宏控调控,前一段的“一防一保”坚决地,毫不犹豫地、果断地,全力以赴地投入到挽救经济,防止经济继续冷却下滑中去的困难境地中去。
就象一个高烧病人,现在的主要矛盾不是下猛药退烧,而是全力以赴地稳住病情,防止突然休克、昏迷;防止更大的灾害性后果。由于美国和欧洲经济的不可抗拒地衰退,美国人民的节衣缩食已成定局;中国经济“三驾马车”中的最重要一驾:出口将受到严重影响。上半年6.7万家企业倒闭就是这一类。
由于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滞销僵持,产业链最长的房地产市场的趋冷对钢水泥、电解铝等几十个产业场形成重大冲击。三驾马车第二驾投资,也已明显趋冷。
至于汤敏等很多学者提出来的刺激扩大内需,其实谈何容易。笔者讲过多次,中国内需很难启动,老百姓不敢消费,不敢花钱。所有的农村小孩都想通过进大中城市上大学,来改变命运,全国城人民都将千方百计进城,一套住房60~150万,得还25~30年。加之医疗、读书、下岗失业,养老体系等都不健全;人们实在是不敢大胆消费。这些问题不解决,20年内需都难以真正启动。
因此,中国在世界金融海啸也将面临严重困难。大家要作为过几年苦日子的思想准备,就象1995~2000年的情况那样。
三、中国仍将是世界金融海啸中的安全港
不管有多少风暴与困难,中国肯定将是世界经济中的最后安全港。
第一、中国政局是稳定的,人民不会去挤兑银行。第二,中国有13.3亿勤劳拼搏的人民,是世界上最善良、吃苦的人民;我们吃过世界各国人民从未吃过的苦头,我们刚刚经历过地震灾害与奥运会成功举办的民族一心的洗礼。第三,人民币不能自由兑换(这是何等何等之重要!人民币的真正含金量远比汇率1美元:6.8元人民币高的多。)第四、中国的国债放行量是世界各大国中最少的,处于绝对安全状态之中,远远低于马斯特里赫特条约规定的GDP60%。第五,政府调控能力很强。第六,中国有1.8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第七,中国股市已提前下跌70%,提前释放了大量风险。
四、几条建议:
1、坚持降息与降低准备金率,力争较快时间将准备金率降回到10~12%;现在16%依然太高,是世界各大国中最高的。尽快取消贷款额度。(去年提了七次,这次也降个七次吧。)
2、加强对铁路、桥梁、高速公路、水库、机场、学校(特别是强固地地震带)的建设,实行21世纪中国式的罗斯福新政,加强国家支付的投资,大力发展国债,企业债金融债市场。
3、对房地产市场全面解禁,取消各种调控时期的高税收。取消5年后交易不收税政策,改为1年。日本当年房地产12年后跌到原价的80%,导致经济冷了12年。台湾房地产跌35%,三年后止跌,经济很快回升。坚决吸取日本、香港房地产大跌时的严重教训。(北京人一定要引起高度注意)。
4、不应对各国作出不必要的“承诺”。这和97~98年时“人民币贬值”完全不同。美国对出售武器想到中国大陆的核心利益吗?只要稳住中国经济,就是支持世界经济。
5、立即停止人民币升值。千方百计发展对非洲、南美洲等出口,力保住美欧市场。
6、劳动合同法。出台更进一步规港细则,降低企业成本。
7、不考虑任何外国公司至中国A股市场上市。停止、全面放慢新股发行。
8、寻找解决大小非问题症结的各方可以接受的方案。千方百计地维护证券市场。
总之,中国有“无愧于世界的安全港”。中国有困难,但是各国中最小的,中国有潜力将在海啸中最早站稳脚跟。
央行在短短的一月中,再次降低准备金率及存贷款利率了。中国政府已经把“一防(通胀)一保(经济稳定增长)”坚决改为全力以赴防止经济冷却、下滑,全力保住中国经济能在8~9%以上的增长了。
一、世界在美国金融海啸的冲击下,天动山摇
在美国次贷危机,两层危机,“雷曼兄弟”破产,多家投行被控股,7000亿美元救援方案被否决,8000多亿美元救援方案通过,股市连续大幅下跌的金融海啸冲击下,世界各大股市,金融市场同时出现巨大震荡,真是地动山摇,惊心动魄,各国领导纷纷发表讲话将保证证居民储蓄安全。包括美联储,欧洲央行和英格兰银行在内的六大央行宣布联合降息。
这是1929大萧条以来,美国最大的经济衰退,这是2001年“9·11”以来,西方发达国家再一次协调一致的降息。
中国人民银行理所当然在参加到了降息,必须全力调头挽救经济。
二、中国也有严重困难,必须全力调头挽救经济
笔者早在1~2个月前就警告过,防止经济从偏热突变冷。
中国必须从2007年10月的“三防”的宏控调控,前一段的“一防一保”坚决地,毫不犹豫地、果断地,全力以赴地投入到挽救经济,防止经济继续冷却下滑中去的困难境地中去。
就象一个高烧病人,现在的主要矛盾不是下猛药退烧,而是全力以赴地稳住病情,防止突然休克、昏迷;防止更大的灾害性后果。由于美国和欧洲经济的不可抗拒地衰退,美国人民的节衣缩食已成定局;中国经济“三驾马车”中的最重要一驾:出口将受到严重影响。上半年6.7万家企业倒闭就是这一类。
由于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滞销僵持,产业链最长的房地产市场的趋冷对钢水泥、电解铝等几十个产业场形成重大冲击。三驾马车第二驾投资,也已明显趋冷。
至于汤敏等很多学者提出来的刺激扩大内需,其实谈何容易。笔者讲过多次,中国内需很难启动,老百姓不敢消费,不敢花钱。所有的农村小孩都想通过进大中城市上大学,来改变命运,全国城人民都将千方百计进城,一套住房60~150万,得还25~30年。加之医疗、读书、下岗失业,养老体系等都不健全;人们实在是不敢大胆消费。这些问题不解决,20年内需都难以真正启动。
因此,中国在世界金融海啸也将面临严重困难。大家要作为过几年苦日子的思想准备,就象1995~2000年的情况那样。
三、中国仍将是世界金融海啸中的安全港
不管有多少风暴与困难,中国肯定将是世界经济中的最后安全港。
第一、中国政局是稳定的,人民不会去挤兑银行。第二,中国有13.3亿勤劳拼搏的人民,是世界上最善良、吃苦的人民;我们吃过世界各国人民从未吃过的苦头,我们刚刚经历过地震灾害与奥运会成功举办的民族一心的洗礼。第三,人民币不能自由兑换(这是何等何等之重要!人民币的真正含金量远比汇率1美元:6.8元人民币高的多。)第四、中国的国债放行量是世界各大国中最少的,处于绝对安全状态之中,远远低于马斯特里赫特条约规定的GDP60%。第五,政府调控能力很强。第六,中国有1.8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第七,中国股市已提前下跌70%,提前释放了大量风险。
四、几条建议:
1、坚持降息与降低准备金率,力争较快时间将准备金率降回到10~12%;现在16%依然太高,是世界各大国中最高的。尽快取消贷款额度。(去年提了七次,这次也降个七次吧。)
2、加强对铁路、桥梁、高速公路、水库、机场、学校(特别是强固地地震带)的建设,实行21世纪中国式的罗斯福新政,加强国家支付的投资,大力发展国债,企业债金融债市场。
3、对房地产市场全面解禁,取消各种调控时期的高税收。取消5年后交易不收税政策,改为1年。日本当年房地产12年后跌到原价的80%,导致经济冷了12年。台湾房地产跌35%,三年后止跌,经济很快回升。坚决吸取日本、香港房地产大跌时的严重教训。(北京人一定要引起高度注意)。
4、不应对各国作出不必要的“承诺”。这和97~98年时“人民币贬值”完全不同。美国对出售武器想到中国大陆的核心利益吗?只要稳住中国经济,就是支持世界经济。
5、立即停止人民币升值。千方百计发展对非洲、南美洲等出口,力保住美欧市场。
6、劳动合同法。出台更进一步规港细则,降低企业成本。
7、不考虑任何外国公司至中国A股市场上市。停止、全面放慢新股发行。
8、寻找解决大小非问题症结的各方可以接受的方案。千方百计地维护证券市场。
总之,中国有“无愧于世界的安全港”。中国有困难,但是各国中最小的,中国有潜力将在海啸中最早站稳脚跟。
订阅:
评论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