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提示

2008年10月16日星期四

揭密:决定美国以至全球经济走势的1小时会议内幕

一直拒绝干预市场、认为注资银行等如“承认失败”的美国财长保尔森,周二终决定跟随英国,直接向银行注资2500亿美元(1.95万亿港元),务求恢复银行信贷流动。在宣布措施前一天,保尔森与联储局主席伯南克一起和九大银行的领导层会面,在短短1小时内,就以“快刀斩乱麻”方式,落实美国史上最大规模的银行国有化行动。这次交易能够迅速完成,皆因保尔森向与会的华尔街巨头表明,他们面前只有一个选择 ﹕接受。

  《纽约时报》和《华尔街日报》昨引述知情人士,详细披露了这个影响美国以至全球经济的1小时会议内幕﹕

  周日下午,保尔森(Henry Paulson)亲自致电九大银行领导层,邀约周一下午3时到财政部开会。由于多位总裁刚出席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会议,适逢身在华盛顿,赴会当然没问题,然而尽管他们向与保尔森稔熟,但对于会议的主题,还是没有一点头绪。

  亲自致电九大银行高层邀开会

  翌日下午,财政部的会议室内,9大银行总裁按着公司名称列席,一端是美银(Bank of America)总裁刘易斯(Kenneth Lewis),另一端是富国银行(Wells Fargo)主席柯瓦希维奇(Richard Kovacevich),早前因为收购美联银行(Wachovia)而与富国银行争拗的花旗银行总裁潘迪特(Vikram Pandit),与柯瓦希维奇被数人隔开,避免了尴尬。9人的对面就坐着保尔森、伯南克和联邦储蓄保险公司(FDIC)主席贝尔,各人一边吃着三文治午餐,一边听着保、伯二人分析目前的严峻形势,并宣布强迫入股注资计划。

  保尔森做打手 伯南克出面调停

  “这对你和你的国家都有好处。”一名有份出席会议的人引述保尔森说。这话听来虽像推销,但在这次交易之中,众银行巨头其实无机会讨价还价,只能选择是否在交易文件上签名。虽然有银行巨头开腔提出质疑,但正当他们与保尔森争拗变得激烈之际,伯南克就出面调停,告诉各位巨头“毋须抗拒”,因为注资计划能达至整体经济和银行本身的双赢。至于保尔森则当打手,恐吓若银行不接受方案,一旦未来再要政府注资,条件将不会像今次优厚。

  “只有一个选择”大摩率先签字

  “我不认为房间内,有多少位银行家会说他们的资本太充足。”保尔森后来接受电话访问时说﹕“只花了很短时间,大家都同意了。”当纽约联储银行总裁盖特纳 (Timothy Geithner)解释过注资计划的详细内容后,会上不少人都对注资的大规模感到讶异,面对公司连日股价急泻的大摩总裁麦晋桁(John Mack)更急急率先签字。毕竟,大摩是其中一间最需要政府出钱打救的银行。

 “当时,你可以拣的是‘接受’或者‘接受’(take it or take it offer)……大家都知道,其实面前只有一个选择。”一名有份出席会议的银行代表说。这次会议在短短1小时后就结束,总裁们花了两个多小时跟董事会商讨,6时半前就将所有签署好的合约,全送回财政部。

  质疑保尔森 银行巨头关心自身酬金

  虽然财政部提出的注资方案不容银行家“讨价还价”,只能选择签或不签,但9大银行的总裁,还是向保尔森提出各样的质疑,例如政府购买的优先股是否会影响其他购买优先股的股东、政府会否插手银行管理等。不过,别以为总裁万事都以股东利益为先,他们在会上引起激烈争论的题目,还有跟他们和其他银行管理层切身利益攸关的问题。

  根据政府提出的协议,财政部注资后,银行将不能再向高层发放俗称“黄金降落伞”(golden parachute)的优厚离职酬金;若花红是根据错误的数据计算,高层需要将有关数额交还,税务优惠亦设下新的上限。

  富国主席对限高层待遇有意见

  声称没有受次按拖累的富国银行主席柯瓦希维奇在会上表示,担心政府注资会影响股东利益,对于政府要求限制高层待遇,他亦很有意见。事实上,当富国收购美联银行完成后,柯瓦希维奇就会退下来,并且预计会得到4300万美元(约3.5亿港元)酬金,以及价值1.4亿美元(约11亿港元)的股票和认股权,尽管《纽约时报》昨引述专家称,柯氏的离职报酬,未必一定受到太大影响。

  至于美银总裁刘易斯(Kenneth Lewis)亦表示,由于银行较早前才在市场上集资100亿美元,对于政府注资有保留。据报他的下属后来亦向他表示,不满政府“强迫注资”后银行高层报酬被收紧。

google ad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