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港股暴涨,昨夜欧美股市大涨,而昨天A股的突然拉起实际上也主要是受港股上涨拉动。A股从早先对美股跟跌不跟涨,到现在虽然下跌速度不如美股(主要是A股之前跌幅过大),但依然是跟跌不跟涨,A股在一年来的疲弱可以说史上未见。那么,A股以后还有机会吗?如果有,什么时候才是大举介入之时呢?
A股自去年的下跌其根本因素主要有四点:一、大小非和新增大小非巨量没有限制的供给预期股市供给严重失衡;二、中国经济由于宏观调控及世界经济进入放缓周期而进入调整周期;三、紧缩的货币政策使机构资金面趋紧;四、不作为的态度使市场信心丧失。既然是是这四点影响了行情,那么就要观察这四点的发展。
首先是大盘的供给关系问题,虽然说大盘已经下跌了72%,但大小非问题仍然困扰A股市场。从根本上说,大小非产生的供给失衡问题得不到解决大趋势改变的行情就没有大戏。对于中国经济的发展,笔者相信明年开始的加大铁路投资以及加大三农的投资能够使得GDP增长保持在9%左右,甚至如果措施得当还可能好于预期。这主要是取决于政策落实的效率,从当前布局上看是有前景的。三、货币政策一定会在未来一年内得到很大放松,甚至于可能转向扩张的货币政策和扩张的财政政策双扩张。如果出现双扩张,股市至少会有局部性的较大机会。至于说最后一点是基于前面三点的解决情况。
有了前面的标准,个人觉得观察政策与国际市场就有了导向。而在技术上投资者一定要等到趋势真正的出现改变时才考虑大举介入。比如说大盘至少要冲破下跌的趋势线,比如说大盘的均线系统必须出现扭转局面。大盘当前底部还没形成稳定,所以当下的低点很难说就是底部。
策略上,投资者可以二成仓位高抛低吸一些优质个股,但真正的大举介入一定要耐心等待,直到技术面或政策面发出明确的信号为止。股票市场中,观望也是一种投资。